热门推荐
立即入驻

牡丹江师范学院

5个月前发布 87 0 0

教书育人,薪火长传。牡丹江师范学院始建于1958年,历经东北农学院嫩江分院(1958年—1964年)、北安师范专科学校(1964年—1965年)、宁安师范专科学校(1965 年—1970年)和牡丹江师范学院(1970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是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95年9月,学校迁入牡丹江市,结束了近 40 年农村办学的历史。经过六...

收录时间:
2024-08-23
牡丹江师范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
牡丹江师范学院

教书育人,薪火长传。牡丹江师范学院始建于1958年,历经东北农学院嫩江分院(1958年—1964年)、北安师范专科学校(1964年—1965年)、宁安师范专科学校(1965 年—1970年)和牡丹江师范学院(1970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是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95年9月,学校迁入牡丹江市,结束了近 40 年农村办学的历史。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省属本科院校,是黑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之一。2001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6年,学校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9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学校现具有学士、硕士两级学位授权体系。嘛哩嘛哩编辑已经浏览过该网站,安全可靠、网站布局整洁、内容丰富、访问速度正常,需要这方面资源可以放心浏览!基础扎实,积淀深厚。学校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牡丹江市,占地面积68.3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2.60万平方米,是黑龙江省花园式单位。学校固定资产总值9.9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8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2.03万平方米,是集实体与数字一体的复合型图书馆,馆藏图书248万余册(含电子图书74万余册),中外文期刊3万余种。学校建有黑龙江省级科普基地、黑龙江省语言文字馆、黑龙江省有声语言资源研究中心、牡丹江流域历史博物馆、动植物标本馆、基础教育教材陈列馆等多个教育教学场馆,其中基础教育教材陈列馆是全国首家教材研究场馆。学校是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课程思政示范校。专业合理,师资优良。学校现有教职工1226人,其中专任教师789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39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712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7人。学校现有党政管理机构19个,二级学院20个,教辅单位6个,本科专业5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方向)36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3个(涵盖18个领域),学科专业覆盖工学、理学、农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类。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留学生等各类在校学生17000余人。特色鲜明,成绩斐然。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门、省级大学生文学创作基地1个、黑龙江省外语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特色学科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创新工程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普基地2个、省级学术交流基地3个、设有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各1个。学校近五年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及教育部科研课题等各级各类项目1300余项,共有60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级各类奖励,有240余篇论文被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内涵强校,成果丰硕。学校充分发挥在北大荒文学、渤海文化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与地方方言保护、东北抗联精神研究等方面的特色优势,依托中国抗联研究中心、渤海文化研究中心,承接全省“五色教育”研学项目,围绕学科专业优势,推进建设运动康养文旅产业创意产业园,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学校围绕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发挥对外商贸人才培养、功能材料研发、啮齿动物生态学研究、生物和化工制药、食用菌开发等方面优势,依托超硬材料重点实验室、农林鼠害重点实验室、食用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北方药食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推进校企、校地、校校协同创新;学校全面彰显教师教育特色,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整合全省乡村教师教育资源,成立黑龙江省乡村教师教育发展学院,与黑龙江省教师发展学院合作打造省培、国培、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爱心课堂等项目获得良好社会反响;学校主动对接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产业发展需求和人才智力需求,高起点谋划建设自贸区学院,努力探索校政企、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新模式;学校积极融入地方,全面实施服务牡丹江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建立“高校联盟”、推动“跨校协作”,“渤海文化艺术团”“三下乡”“四进社区”等品牌活动的开展,极大彰显了学校文化辐射与服务社会功能。开放办学,深化交流。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奖学金、中俄人文交流项目院校,拥有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俄语中心、HSK考试中心等国家级国际交流平台。学校的国际友好合作院校达到82所,与俄罗斯、韩国、日本、波兰等国高校联合举办本科教育项目,并与国外10余所高校实现了学分互认,是省级对俄经贸人才培养基地。励精图治,载誉前行。学校多次被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学联、黑龙江省授予“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黑龙江省文明校园标兵”“黑龙江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单位”“黑龙江省高校师德先进集体”“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等荣誉称号。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基础教育师资和行业应用型人才10万余人,他们为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学校始终秉承六十余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励志图新”的大荒地精神,全面回顾总结“十三五”,科学谋划“十四五”,按照“建设符合教育现代化内涵要求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办学目标,沿着“做好两个规划、建设三个生态、突出四个特色、提升六项工程”的发展思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牡丹江师范学院发展新篇章!

数据统计

数据评估

牡丹江师范学院浏览人数已经达到87,如你需要查询该站的相关权重信息,可以点击"5118数据""爱站数据""Chinaz数据"进入;以目前的网站数据参考,建议大家请以爱站数据为准,更多网站价值评估因素如:牡丹江师范学院的访问速度、搜索引擎收录以及索引量、用户体验等;当然要评估一个站的价值,最主要还是需要根据您自身的需求以及需要,一些确切的数据则需要找牡丹江师范学院的站长进行洽谈提供。如该站的IP、PV、跳出率等!

关于牡丹江师范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嘛哩嘛哩(m站)提供的牡丹江师范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嘛哩嘛哩(m站)实际控制,在2024年8月23日 03:21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嘛哩嘛哩(m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绵阳师范学院教务处

绵阳师范学院教务处

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是在分管院长领导下,负责全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教学管理、教学研究、质量监控、教学服务的职能部门,是教学管理的中枢。教务处负责全面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政策,全面落实教学运行、学籍管理、考试管理、教材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风建设、质量监控、实践教学、专业竞赛等工作,确保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务处现有职工21人,其中党员14人,高级以上职称6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现有职工3人,其中党员3人,高级以上职称1人。嘛哩嘛哩编辑已经浏览过该网站,目前安全可靠、网站布局整洁、内容丰富、访问速度正常,需要这方面资源可以放心浏览!在“育人为本、质量至上、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在“提高站位抓落实、加强学习抓对接、保持定力抓推进、不忘初心抓创新、扑下身子抓服务”工作要求下,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全体教职工本着“团结、规范、务实、创新”的工作理念,做好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原: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93年,由上海海外联谊会、上海市海外交流协会、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员会等六个统战系统的社会团体及民主党派共同开办的民办公益性高职院校。市首批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民办非营利高职院校之一(1999年),市首批依法自主招生的高校之一(2005年)。2014年7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更改为现名。学校现有嘉定、青浦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22.44万平方米;设有4个二级学院、3系1部;2022年招生专业27个,其中一流专业1个,一流培育专业1个,重点专业4个,中高贯通专业18个,已形成“以工为主、文商两翼、并举发展”的专业布局。现有在校生6800余名,教职工467人,专任教师344人,专任教师中硕士占比56%,博士占比1%,其中高级职称占20%,中级职称占46%,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42%;教师获市级以上科研立项80余项,获奖10余项;教职工共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核心40余篇;主编或参编教材36本(其中主编“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本)。学校被评为“2015-2016年度上海市十佳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并授予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2017年5月被评为“2015—2016年度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文明单位”;信息公开工作在2015—2016年度市属高职高专21所院校中脱颖而出,位居前三名;2016—2017年度被评为优秀单位;2017年12月学校首次被评为“2016—2017年度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2017年度高校治安安全示范点”;2019年4月被评为“2017—2018年度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文明校园”;连续多年被评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获“2020年度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综合考评优秀高校”称号;获“2021年度获上海市垃圾分类百佳学校”称号;2013年至2021年连续九年荣获上海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特色鲜明的办学思路,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内涵建设为抓手,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中心,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形成“理想素养有境界,知识技能有特点,创新创业有实践,终身发展有潜力”的新型工商“四有”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断探索与实践;以“建设成若干专业成为市级重点、若干专业特色鲜明的面向企业、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上海市示范性特色民办高职院校”为目标;明确“稳定数量、提高质量、不求做大、但求做精”的办学定位;坚持公益办学,秉承“诚信办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持续开展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重点建设上海一流专科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餐饮管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移动互联网 )”,形成了以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珠宝与艺术设计、现代服务、大数据与商务管理、学前教育等 7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群。学科专业设置涵盖工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近年来,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的工商“四有”人才,学校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形成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先后与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日本、泰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以及台湾地区30余所院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备忘录或协议书,开展多项师生交流;已有近三百人次教师和管理干部赴海外培训考察、近六百名学生到国外参加专升本、“三明治”培养等学习和实习;学校已获得聘请海外教师的资格,并已聘请了海外名师来校任教。 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突出技能培养的鲜明特色。学校建有教育部认定的“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移动互联网产业生产性实训基地”两个生产性实训基地,“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和市级“移动互联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拥有市政府资助的“汽车运用技术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与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校内实训场所10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98个,获批19个校企合作(技师学院)项目。学校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办学要求,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推进“理实一体、工学交替”的高职办学模式。与上汽集团、央企大唐集团、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思科公司、上海豫园珠宝时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吴德昇文化艺术中心、上海会展协会、北京国际会展中心等知名企业和行业加强校企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学业与未来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同时,学校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加强与嘉定职教集团和嘉定区内上百家企业合作,在提升学校为嘉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也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大量的机会,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在课程设置上,不仅注重理论课与实习实训课的交替,而且还加强了自然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的融合。学校开设了各类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证课程,供学生自由选修,不断帮助学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择业竞争能力。教育教学成果斐然,各级各类竞赛成绩突出。学校目前参与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2项、拥有上海市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2项、市级精品课程12门、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31门;市级及国家级教育教学优秀奖8个;市级教学团队5个、市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4个、上海市首席技师工作室2个,1+X证书试点项目21个。近三年,学校师生参加各项赛事获奖数居同类院校之首,荣获市级以上组织奖、团体奖等各类奖项近90余项;市级以上各等级奖项380多人次。2021年,我校学生在各类各级大赛中成绩优异。在32个省市611所高校30974名选手参加的“第二届中国大学生创意节”,我校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同台竞技,艺术设计系学生林欣雨在“创意工艺类”中荣获一等奖,也是创意节比赛中全国唯一一所获得一等奖的高职院校。上海市“星光计划”第九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获得赛区组织贡献奖和优秀组织奖,团体一等奖4项,团体二等奖4项,团体三等奖2项,个人一等奖8名,个人二等奖17名,个人三等奖30名,2名教师分别获得教学技能二等奖、三等奖。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海选拔赛中,一等奖2名,三等奖3名。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团体二等奖1项,团体三等奖1项。2021“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高职组)总决赛中,获得英语专业组二等奖1名。2021年上海市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暨全国乡村振兴技能大赛上海选拔赛中,获得金奖2名,银奖1名;2021年汇创青春比赛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3项。在其他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得特等奖6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15项,团体三等奖1项。加强就创业指导与宣传工作,确保较高的就业率和签约率。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和签约率一直保持在全市高校前列。2021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8.08%,签约率97.05%%,位于全市高校前列。学校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工作,在培养过程中,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三年的学习生涯中,通过各院系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面对全校学生开展咨询服务活动,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求职大赛,简历制作大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增长板、补短板,帮助学生掌握就业技巧,提升就业竞争力。近年来,我校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校大力推动全校师生专业创新的新思维,在实践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上下功夫,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依托嘉定区就业促进中心、外冈镇人民政府支持及资源共享,已成功举办5届“创飞扬”创意创业集市,并募集善款25万余元,捐于云南楚雄扶贫基金会、嘉定区慈善基金会;“工商杯”创新创业大赛已举办10届,孵化落地项目23余个;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过国赛铜奖2名,入围奖2名,上海市金奖5名,银奖4名,铜奖19名,优胜奖35名,并连续4年获优秀组织奖;第六届“汇创青春”——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一等奖4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4名;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全国银奖1名,上海市金奖1名,银奖1名,并获优秀组织奖。
安徽三联学院

安徽三联学院

安徽三联学院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主校区地处合肥大学城翡翠湖畔,是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由安徽三联投资集团于1997年投资创办,为安徽省第一所民办高校 嘛哩嘛哩编辑已经浏览过该网站,安全可靠、网站布局整洁、内容丰富、访问速度正常,需要这方面资源可以放心浏览!安徽三联学院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主校区地处合肥大学城翡翠湖畔,是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由安徽三联投资集团于1997年投资创办,为安徽省第一所民办高校,三联学院的成立已分别载入安徽改革开放40年大事记、新中国成立70年安徽大事记。2005年,学校获批成立党委;2008年,获批升格为本科高校;2011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年,获批安徽省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占地面积780余亩、校舍面积34万多平方米,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020.98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14.83万册。现有交通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财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动漫与数字艺术学院、外语学院、护理学院和机器人工程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体育部、图书馆等教学及辅助单位。学校以工为主,管、经、文、艺、医、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开设本科专业46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学校立足安徽,融入长三角,辐射全国,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中小微企业工程技术、管理岗位等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办学20余年,累计为社会培养人才6万余人。学校充分利用三联集团科技产业优势,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加强培育教科研团队,大力推进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组建了交通安全应用技术、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数字艺术等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安徽竹稞学宫文化研究中心、亚洲文化研究中心、剪纸艺术研究中心、贸易与竞争政策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其中“交通安全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安徽省承接单位,“剪纸艺术研究中心”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安徽三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暨安徽三联学院“安徽省院士工作站”获安徽省科技厅批复并授牌,与安徽三联交通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申报的“营运车辆安全驾驶保障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学校按照举办者安徽三联投资集团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学科专业群建设,形成了“交通安全类、智能控制类、数字艺术类、健康养老类”等四个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其中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工程、环境设计、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等为省级特色专业;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动画、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英语、商务英语等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交通运输、动画为省级一流(品牌)专业;智能交通、人工智能为省级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交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动画、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为省级新专业建设项目。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教学改革,系统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新医科专业建设。近年来,获批“基于多学科交叉与产教融合的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等7项省级“四新”建设项目,“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类专业毕业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66项省级重大(重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网络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15项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和实践教学基地,“机器人工程”等9项省级“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创新项目,“电气与自动化教研室”等3项省级基层教研室示范项目,“道路交通事故防治工程学”等5项省级一流教材建设项目,118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等省级课程类建设项目,2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名省级教学名师。校长金会庆教授(省级教学名师)领衔的“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团队为学校第一批省级教学团队,截至目前学校共有13个省级教学团队。交通信息与安全实验室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  学校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22项、省级734项;积极推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改”,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交通科技大赛等赛事中获国家级奖项155项、省级奖项1275项。学校已与日本西九州大学、大阪产业大学、东京福祉大学、北陆大学、法政大学、东北多文化学院,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WAIFS学院,韩国国立交通大学、拿撒勒大学、忠北大学、培材大学、济州大学,美国布莱诺大学等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先后四次被授予“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两次被授予“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连续六年荣获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荣获“安徽省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5A单位”,2014年荣获“合肥市经济开发区优秀人力资源输入基地”“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2014、2015年连续两年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2017年获批安徽省创业学院,2014、2017、2018、2019、2021五次年荣获安徽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18年荣获科技部和国家奖励办公室颁发“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荣获2018年度“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荣获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颁发的“2019年品牌实力民办高校”荣誉称号,2020年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树立“生为本,师为根,质量促发展”的办学理念,实施“依法办校、专家治校、人才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治校方略,秉承“厚德博学、砺能树人”的校训,发扬“勇闯难关、拼搏向前;开拓创新、争创辉煌”的学校精神,把握机遇,脚踏实地,坚定不移,努力将学校建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为实现“百年老校”办学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高等艺术职业院校,现有郑州市郑东新区郑开大道132号和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79号两处校区,占地面积54.98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8.12万平方米,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文化、教育资源丰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5360万元,图书馆藏书46.03万册,多媒体教室、网络实验室、演播厅、报告厅、运动场、琴房、练功房、画室等设施一应俱全。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校本部教职员工648人,其中专任教师584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66人,教授29人。设置新闻传媒、戏曲、音乐、美术、戏剧、影视艺术、文化传播、艺术设计、舞蹈等9个二级学院34个专业(含方向),在校全日制学生一万多名。嘛哩嘛哩编辑已经浏览过该网站,目前安全可靠、网站布局整洁、内容丰富、访问速度正常,需要这方面资源可以放心浏览!建校以来,学院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鲜明的艺术特色,以严谨的治学精神,造就了大批坚守在文化艺术一线的技术专家和骨干力量,培养了一批批像刘忠河、汪荃珍、王惠、李娜(歌唱演员)、孟祥礼、杨帅学丁岚、张立、李光洁、蒋欣等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歌唱演员和影视演员。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炳灵,世载其英;代生贤哲,汉黉独秀。嘛哩嘛哩编辑已经浏览过该网站,安全可靠、网站布局整洁、内容丰富、访问速度正常,需要这方面资源可以放心浏览!江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200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江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武汉教育学院、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四校基础上合并组建新江汉大学。2002年6月,学校整体搬迁到国家级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丽水学院

丽水学院

丽水学院是丽水唯一的本科高校,是一所省管、市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经学大师孙诒让先生指导创办的处州初级师范学堂,历经九次更名、六校合并、四易校址。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调研丽水时指示要“抓紧筹建丽水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丽水学院。学校先后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被列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教育、农业、护理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浙江省文明单位和“5A”级平安校园。学校现有民族学院(华侨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生态学院、工学院、医学院、商学院、中国青瓷学院、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教学机构,49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3000多人,教职工1100多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27人。学校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重点引才计划专家等国家级人才13人,省级重点引才计划专家、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省部级人才42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2人,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17人。建有院士工作站、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各1个。嘛哩嘛哩编辑已经浏览过该网站,目前安全可靠、网站布局整洁、内容丰富、访问速度正常,需要这方面资源可以放心浏览!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8个、优势专业2个、特色专业7个,护理学、小学教育、音乐学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十三五”省一流学科(生态学、民族学、机械工程、口腔医学)4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9个。拥有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省优秀教材4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7门。近五年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4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0多项,横向项目600多项,先后获得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学校立足地方需求和学校实际,化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化地方特色为学科特色,化区域资源为办学资源,在服务和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特色。坚持“两山”铸魂,建设中国(丽水)两山学院,拥有省级智库2个,发布全国首个指南类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牵头组建丽水市农村电子商务学院,建成中国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中心,全力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与实践。坚持“两基”立根,参与丽水市教育提质行动计划,承担“绿谷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全力服务基础教育和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坚持“两特”赋能,建有华东地区唯一的民族学院,现有浙江省民族干部培训基地、少数民族专业技能实验实训基地和民族文化产业创意基地,与龙泉市政府共建中国青瓷学院,与泰国东方大学孔子学院共建全球首家“中国青瓷学堂”,全力引领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和青瓷非遗产业发展。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韩国、西班牙、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合作交流。与瑞典耶夫勒大学学院合作举办护理学本科专业,成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中为数不多的获准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之一。开办国际学生教育,现有来自亚洲、非洲、大洋洲等37个国家的国际学生170多人。与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七所高校建立帮扶关系,联合培养研究生280多人。学校近年来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大学生艺术团荣获中国合唱节金奖、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奖项,清远剧社荣获全国高校“最佳学生社团”称号。少数民族体育特色鲜明,学生多次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龙舟队获得第五届世界大学生龙舟比赛两个项目第一名。在全国“挑战杯”黑科技专项评比中荣获“行星级”优秀作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成果丰硕,荣获全国优秀团队、风采大赛冠军等多项荣誉。志愿服务水平更上新台阶,校团委获全国首批红十字模范单位称号。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了建成“服务绿色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内涵建设,内部治理”的主题主线,作出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提出了“特色发展、重点建设、人才强校、文化铸魂”的战略方针,部署了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和战略举措,努力办一所“让丽院师生更自豪、让丽水人民更满意”的大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明德笃行”的校训,弘扬“爱国爱校、唯实唯先、自立自强”的丽院精神,勇担使命,攻坚克难,坚持高质量内涵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成服务绿色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